各種慢性病治療秘方連載(四)*
慢性闌尾炎
【辨證】腸胃氣滯,毒熱壅盛。
【治法】解毒化瘀,破積攻堅。
【方名】清闌液。
【組成】紅花10克,桃仁10克,青皮10克,甘草10克,丹皮15克,白芍15克,花粉15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歸尾15克,連翹15克,莪術15克,三棱15克,公英100克,金銀花50克,地丁50克,柴胡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慢性咽喉炎
【辨證】陰虛。
【治法】滋養肺胃,清利咽喉。
【方名】養陰利咽湯。
【組成】大白芍9克,川百合10克,南沙參10克,北沙參10克,天花粉9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2.5克,嫩射干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慢性咽炎
(一)
【辨證】肺腎陰虛,虛火上擾。
【治法】滋養肺腎,祛濕化痰。
【方名】慢咽湯。
【組成】熟地20克,當歸1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陳皮10克,皂刺12克,重樓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二)
【辨證】七情郁結,痰滯咽中。
【治法】疏氣化痰。
【方名】二四合劑加減。
【組成】半夏9克,陳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樸12克,蘇梗12克,生地9克,玄參12克,沙參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三)
【辨證】肺腎陰虛,咽喉失其潤養。
【治法】滋養肺腎。
【方名】咽喉甘露飲。
【組成】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參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葉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四)
【辨證】虛火上炎。
【治法】滋陰涼血,清熱利咽。
【方名】新加甘露飲。
【組成】麥冬20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豆根15克,黃芩10克,杷葉10克,石斛10克,射干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五)
【辨證】肺腎陰虛。
【治法】養陰清熱利咽。
【方名】利咽湯。
【組成】玄參12克,麥冬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桔梗5克,射干5克,生甘草3克,玉蝴蝶5克,瓜蔞皮10克,蟬衣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六)
【辨證】痰濕結聚,氣血瘀滯。
【治法】燥濕化痰,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方名】苦酒湯。
【組成】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用法】將醋、半夏入鍋內浸泡24小時,煮沸撈棄半夏,加入苯甲酸鈉(量按藥液的0.5%加),過濾,分裝100毫升瓶備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七)
【辨證】邪熱羈留上焦,化燥灼傷肺陰。
【治法】清熱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陰。
【方名】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湯。
【組成】山豆根9-12克,板藍根15-30克,玄參15-30克,烏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蘞9-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八)
【辨證】肺腎陰虧,陰虛血熱,復感風邪,結于咽喉。
【治法】滋陰涼血疏風。
【方名】滋陰清咽湯。
【組成】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麥冬12克,女貞子12克,旱蓮草12克,石斛12克,蟬蛻6克,薄荷6克,桑葉4片,綠萼梅10朵,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九)
【辨證】肺腎陰虛,咽喉失于濡潤。
【治法】滋陰潤肺,清熱養腎。
【方名】百生湯。
【組成】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桑白皮10克,玄參10克,麥冬10克,柿霜6克,川貝粉(沖服)3克,甘草3克,蘆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慢性支氣管炎
(一)
【辨證】痰熱壅肺,脾肺兩虛。
【治法】清肺,化痰,健脾。
【方名】清肺化痰健脾湯。
【組成】魚腥草30克,敗醬草30克,薏苡仁30克,黃芩9克,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術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二)
【辨證】肺腎虧損。
【治法】補氣平喘,止咳化痰。
【方名】補氣化痰湯。
【組成】黃芪45克,桔梗9克,沙參24克,杏仁9克,紫菀9克,茯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三)
【辨證】溫邪犯肺。
【治法】清熱化痰,降逆止咳。
【方名】清肺化痰湯。
【組成】板藍根20克,黃芩10克,浙貝10克,橘紅10克,天竺黃15克,元參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魚腥草15克,蘆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輕者,日服1劑,2次服,重者,每日2劑,日服4-6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