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痰湯滌痰湯
導痰湯
編輯本段導痰湯藥方
半夏6克,橘紅3克, 茯苓3克, 枳實3克(麩炒), 南星3克, 甘草1.5克編輯本段導痰湯
宋·嚴用和《濟生方》 半夏四兩,湯泡七次、天南星炮,去皮、橘紅、枳實 去瓤,麩炒、茯苓去皮各一兩、甘草半兩,炙上呋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后。 【主治】治一切痰厥,頭目眩暈?;蛱碉?,留食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喘急痰漱,滌唾稠粘,坐臥不安,飲食少思。編輯本段方論選萃
清·徐大椿:卒中風邪,痰氣閉塞,故胸隔痞滿,迷悶不醒也。南星化風痰,枳實破滯氣,合二陳治一切痰實為病。中風痰盛氣壅者,洵可先用之以破氣導痰,然后調其血氣,而風無不解矣(《醫略六書·雜癥證治》)。 清·蔡陸仙:此為痰中、痰厥之借治方也。夫類中既因濕痰,則無論兼風與否,自應以燥濕化痰為根本不二之治法。本方即二陳場加膽星、枳實是也。膽星祛風痰,合半夏有助燥濕之效,枳實能降泄,會二陳有推墻倒壁之功,故痰中癥用之宜焉(《中國醫藥匯?!し絼┎俊罚?。近代驗證
主訴:患者從1963年起開始患神經衰弱,常心煩耳鳴,失眠多夢,長期服安眠藥。1974年后病情加重,情志易波動,喜悲傷欲哭。1976年2月26日因與他人爭執,病情惡化,精神失常,狂躁不安,急送某 精神病院,診為“精神分裂癥”,住院治療半年。 診查:近半月來出現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語無倫次、沉默癡呆、哭笑無常等癥狀;胸脅脹滿不舒,不思飲食,平素多痰。舌質淡、苔白膩,脈弦滑。 辨證:痰氣郁結,上擾清竅,蒙蔽心神,神志逆亂。證為癲狂。 治法:理氣解郁,化痰開竅。予導疾湯加味。 處方:陳皮9克、半夏9克、茯苓10克、甘草4克、枳實12克、膽星9克、郁金9克、白礬3克(烊化)、蚤休9克、石菖蒲9克、香附9克、十劑 珍珠層粉60克,每次2克,每日3次;朱砂安神丸2瓶,照說明服。 醫囑:禁一切辛香燥辣發物等。 一診:1977年2月6日。自述服上方藥十劑后,心中豁然開朗,心情舒暢。于是又服藥十劑,睡眠較前好,神志清楚,納食增加。但仍感痰多,因脾為生痰之源,故上方加開胃健脾藥,再進藥二十劑。 處方:陳皮9克、半夏9克、茯苓10克、甘草4克、枳實12克、膽星12克、郁金9克、白礬3克(烊化)、蚤休9克、石菖蒲9g、香附9克、側耳根30克、隔山撬30克、雞矢藤30克、魚秋串30克 三診:3月3日。服上方藥后,神志如常人。為鞏固其療效,又處以補肺健脾,理氣化痰,養心安神之劑。 處方:沙參15克、麥冬15克、玉竹24克、百合15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夜交藤30克、川貝粉3克(沖服)、合歡皮30克、木香6克二十劑珍珠層粉60克,每次2克,每日3次;竹瀝丸;健脾膏片;靈芝精3瓶,照說明服。 1980年9月隨訪,患者已于1977年7月痊愈,1978年3月正式上班,精神正常。 患神經衰弱7年,嚴重失眠3日,服安定及肌注異丙嗪無效。診見:患者閉目臥床,倦怠乏力,心煩,頭身困重,胸悶,不欲飲食,口苦而干,大便不爽。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證系痰熱內蘊,神明被擾。治宜化痰清熱安神。 處方:陳皮、茯神各15克,枳實、竹茹、黃連各12克,膽南星、石菖蒲、郁金各1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2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 二診:服藥2劑,已能安寐,心煩胸悶等癥減輕,但仍夜夢頻多。上方加炒棗仁巧克,繼服3劑,睡眠轉佳。為鞏固療效,又服3劑,隨訪1年,除偶有睡眠不實外,失眠未復發。 例三 徐亞君治頭痛案(選自《江蘇中醫藥》1991.8) 患者發作性頭痛2年余,痛勢日甚且頻頻發作,頭暈昏重,胸腔滿悶,時有惡心。苔白膩,脈滑。證屬痰濁內蘊,上擾清竅。治宜化痰降逆止痛。 處方:陳皮15克,法半夏、白術、藁本各12克,枳實、膽南星、厚樸、天麻、刺蒺藜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 二診:服3劑藥后,頭痛減輕,胸悶已除,前方加細辛3克,蔓荊子IO克。繼服3劑,諸癥盡除。后將原方稍化栽,服5劑鞏固療效。隨訪2年病未復發。按語
痰之為病,無處不到,上蔽清竅則為眩暈耳鳴,痹阻胸陽則為胸痹心痛,留踞脅肋少腹則為癥積痃癖,阻塞脈絡則為肩痛難舉,手足不能收持,是以治痰之方,《千金》溫膽,《局方》二陳,青州白丸子,《濟生》導痰,《準繩》滌痰,《心悟》半夏白術天麻湯,于法可謂詳備矣。嚴氏此方,即《千金》溫膽去竹茹加南星者也。其滌痰之功,較孫氏方為尤勝。然痰之為病,熱者多而寒者少。南星辛溫燥烈,必用膽汁制過,去其溫燥之性,于病機始為合拍。滌痰湯
方 名:滌痰湯(除痰之劑) 總 結:風痰 組 成:茯苓、人參、甘草、橘紅、膽星、半夏、竹茹、枳實、菖蒲 主 治: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歸 經:手少陰、足太陰藥。 方 義: (1)心脾不足,風邪乘之,而痰與火塞其經絡,故舌本強而難語也。 (2) 1.人參、茯苓、甘草─補心益脾而瀉火。 2.陳皮、南星、半夏─利熱燥而袪痰。 3.竹茹清燥開郁。 4.枳實破痰利膈。 5.菖蒲開竅通心。 6.使痰消火降,則經通而舌柔矣。 煎服法:加姜煎。 滌痰湯 【來源】《奇效良方》卷一。 【組成】南星(姜制) 半夏(湯洗七次)各2.5克 枳實(麩炒) 茯苓(去皮)各6克 橘紅4.5克 石菖蒲 人參各3克 竹茹2.1克 甘草1.5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 【功用】豁痰開竅。 【主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