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棟練習八卦掌對心臟功能影響的調查研究
八卦掌是中國武術中著名的內家拳法,它以其卓越的品質,得到各個階層習練者的喜愛。本文就八卦掌本身具有的特殊拳理、練習形式,以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班和武術套路專項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基礎八掌練習過程中第一掌到第八掌每變換一掌的心率指數加以統計、分析、對比研究,旨在通過觀察“心率”——這一在實踐中易被人們測量的指標,研究八卦掌的運動時間、運動量及健身效果;通過對練習八卦掌的老師和有關專家進行訪談,并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和調査結果,綜合闡述練習八卦對人體心臟健康的影響,以期為更科學地進行八卦掌拳術的鍛煉,提供一些相關的依據。
研究對象: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班10人和武術套路專項班20名同學為實驗對象,年齡在19-25歲。運動年限為:專項班均為4-10年,研究生班均為0-1年。 研究方法:采取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驗法。 實驗內容:測試練習八卦掌“基礎八掌”過程中每一名受試者在從第一掌到第八掌的心率指數的變化,并記錄分析將研究生班與套路專項班、安靜時的平均心率、練習八卦掌運動中的第四掌的平均心率和運動后恢復期的平均心率加以比較。分析不同的心率數據并得出結論。 實驗器材與場地:使用polar表進行心率測試。八卦掌練習均在武術專用訓練場地進行。 實驗要求:由首都體育學院武術教研室孟濤老師帶領研究生班和武術套路專項班,共30名同學分別進行每周三次課的八卦掌練習,每節課時長90分鐘。其練習的內容是八卦掌“基礎八掌”的練習?;A八掌是在走圈前提下以單勢動作進行練習的,走轉圓圈的直徑為3.5米,每一掌左右各走轉5圈、完成整套基礎八掌動作所走圈數為80圈、完成時間約為40分鐘。連續練習兩周后,保證30名學生能基本掌握基礎八掌的動作要領、練習方法、并遵循)八卦掌特殊拳理的基礎上,使用polar表對受試者進行心率測量。 數據統計法:對實驗數據進行歸類整理,運用計算機EXCEL程序統計工具進行分類、使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及驗證。 八卦掌運動是以掌為主,以走為先,身隨掌轉,步隨身行。其運動路線是沿著八卦圖線循環往復、不停走轉,邁步時腳面繃直,腳底與地面平行,前涌似趟水,落地似踩泥,平穩而有力。練掌時要雙目平視、提項直頸、舌抵上腭,含胸裹背、沉肩墜肘、坐腰溜臀。行走中抽腰順胯、合膝掩襠、十趾抓地、猶如壁虎、落地生根,以擺扣步子來變換方向,兩腳不能原地擰轉,以及外動其形、內動其神,身法、步法、掌法相互配合,擰肩調臂,擰裹鉆翻,腰為主宰。還要做到心氣沉靜、動中有靜乃真靜,靜極生動,其動神速。 道家醫理認為“精從足底生”。常言道:“人老先從腿上老”,一個人的健康與兩腿兩足有著密切的關系。八卦掌恰恰是以走為先,其運動規律就是圍繞一個中心不停地走轉,主要以足、腿、腰的運動為主,能使足三陽經、足三陰經的氣血充分運行,再加上掌法,又能使手三陽經手、三陰經的氣血得到充分的運行,從而帶動全身的氣血運行,達到全身的經脈暢通。通過八卦掌的圍圓走轉練習,做到“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進而達到易筋、易骨、易髓的功效。 通過(表1)可以看出,套路專項班在練習八卦掌運動過程中所有人第一掌到第八掌的平均心率值為157.5次/分,與所有人安靜時心率的平均值76.4667次/分的心率指數相比較,有著明顯的差異變化,安靜時心率與練習八卦掌過程中每一掌的心率指數都有明顯的差異性變化,第三掌與第四掌之間、第五掌與第六掌之間、第六與第七掌之間、第七掌與第八掌之間心率沒有較大顯著性差異。其平均心率指數都在157.5次/分的范圍之內。根據運動訓練的有關依據顯示運動過程中心率指數在120-160次/分是最理想的有氧運動。根據《運動訓練學》提供的數據資料,當人的心率達到120-160次/分時心臟的每博輸出量最大。每搏輸出量指標可以反映出人的心臟功能的強與弱。換句話說,當人運動時心率達到上述這個范圍值,心臟功能可被充分調動,可有效地增強人的心血管系統的機能。當今人們對健身的運動原則有一個共同觀點,即應是有氧運動時的心率值在120-130次/分為最佳。這個觀點與上述的《運動訓練學》膜供的心率達到120-160次/分相匹配、對于指導健身運動,有共同的理論基礎。 八卦掌(基礎八掌)運動完成一整套動作所用的時間約為40分鐘,平均心率在157.5是最理想的有氧運動。由于完成整套動作的時間較長,其運動特性也歸屬于耐力性有氧運動,耐力性有氧運動對心臟的作用大致有兩種:一是可以改善心率變化;二是可以加強心肌力量。心率是反映心臟功能強弱的標志,運動帶給心臟功能的影響可通過心率的變化來判斷。人體在運動時,循環功能的主要變化表現為:心輸出量的增加,各組織器官的血流量重新分配,特別是骨骼肌的血流量迅速增加,以滿足其代謝增強時的能量供給。心臟具有一定的儲備能力,平時心輸出量最多約只有最大輸出量的1/4,有氧運動可以增大這種力量,即增大心肌力量,進而增加心輸出量,從而提高人體活動能力。因此,長期堅持八卦掌運動對増強心血管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從(表2)數據顯示可以看出在練習八卦掌的運動過程中,所有男、女生安靜時第四掌的平均心率指數符合人體最適宜的健康有氧運動指數,練習后三分鐘和練習后十分鐘,心臟恢復能力也處于最佳恢復狀態。八卦掌運動對于男性和女性具有同樣的健身效果,不存在性別的健身效果差異性。健康成年人的心率為:男65-75次/分,女70-80次/分。長期堅持鍛煉的人安靜狀態下心率可比正常人略低一些,田徑運動員的心率大多為50次/分左右,馬拉松運動員心率只有40次/分,也就是說常年堅持有氧運動能使心率保持低水平(安靜狀態下心率低時說明心臟功能強、潛力大)。原因之一是控制心臟活動能力的中樞神經系統對運動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原因之二是心臟容積增大,心臟收縮力加強,使每搏輸出量增多的結果。因此,同時出現心搏量增多或減少是心臟功能的重要標志。用這種心率與一般人作比較,可以發現運動員心臟負擔比較小,因為它每分鐘要少跳20-30次,每天可少跳2-3萬次。這說明心臟工作的效率高且節約能量,心臟每次收縮后有一個較長時間的舒張期,從而心臟得到充分休息,有效地防止心臟過度疲勞,形成一種自然防御機制。長期堅持練習八卦掌,也可使人在安靜狀態下心率略低于正常人一些。 八卦掌運動是一項有氧耐力運動,其運動過程中心率指數較為平穩,運動后恢復也處于最佳恢復狀態,由于它的運動屬性,長期堅持練習八卦掌運動對增加機體心臟功能和每搏輸出量的增多具有良好的效果,從而心臟對鍛煉的適應性能力得到了提高。 每搏輸出量與心率的關系:每分輸出量=心率×每搏輸出量,下面有兩組數據可供比較: 安靜狀態下: 一般人群:5000毫升=70次/分×70毫升 運動員:4500毫升=50次/分×90毫升 最大強度運動狀態下: —般人群:22000毫升=195次/分×113毫升 運動員:37000毫升=195次/分×190毫升 通過比較可知,安靜狀態下,兩者每分輸出量相差不大,而當以最大強度運動時,假定兩者心率都可達到平均最高值195次/分,運動員組每搏輸出量可以從安靜狀態時的90毫升增加到190毫升,每分輸出量可達到37升。一般人群則由70毫升增加到113毫升,每分輸出量可以提高到22升,由此可見一般人群組與運動員組在心臟儲備力上存在著明顯差別,并說明通過運動鍛煉可以增強機體心臟功能。練習八卦掌時,人體骨骼肌的收縮、關節的活動,以及有節律的腹式呼吸所促成的腹壓的不斷變化,能夠加速靜脈的回流。此外,練習時毛細血管開放的數量增加,能使小血管外周阻力降低,這就加強了血液循環和心肌的營養,改善了心血管系統的機能。 從(表3)數據可以顯示出研究生班級男女生安靜時平均心率和套路班級男女生安靜時平均心率差異較小,在練習八卦掌第四掌時,心率指數差異較大,練習后的心率恢復處于最佳狀態。研究生班和套路專項班學生在練習八卦掌運動過程中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受試者的運動年限和運動基礎不同;二是受試者所具備的武術運動基礎不同,沒有運動(武術)基礎的受試者在練習八卦掌運動的過程中,其動作的規格、身體姿態以及意念專注達不到受試的要求,從而導致練習過程中心率指數有所差異。練習八卦掌運動后十分鐘兩個班級受試者的恢復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說明在練習八卦掌運動過程中,動作規格、身體姿態、意念專注和完成整套基礎八卦掌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這與八卦掌的健身功效是有直接影響的。 本文的實驗測試結果證明八卦掌運動對人體的心臟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提高效果。八卦掌運動是一項有氧耐力運動,有氧耐力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對氧氣的攝取量(增強心肺功能),能更好地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通過這種鍛煉,氧氣能充分酵解體內的糖分,還可以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松,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是較好的健身方式。此外,八卦掌運動對于男性和女性具有相同的健身效果,最適宜中青年男女進行身體鍛煉。實驗結果還可以證明具有運動基礎和運動年限的人群練習八卦掌運動要比沒有運動基礎和運動年限的人群的健身效果顯著,長期堅持鍛煉,健身效果會不斷提高。 為有效發揮八卦掌的健身作用,要保證一定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每次至少持續重復練習走圈40圈,運動時間不少于20分鐘。在練習現在普及推廣的八卦掌套路時,每變換一掌動作的完成時間最好在5-6分鐘之間,完成整套動作在40分鐘左右。過快、過慢都影響八卦掌運動技術的正確和規范性,影響其健身效果。有效發揮八卦掌的健身效果,用易操作的心率指標來監控運動量,使聯系著運動時的心率達到120次/分為最佳。通過簡單易行的測試方法測試自己心率的變化,掌握、調控練習八卦掌的運動量和運動時間。動作規格、身體姿態、意念專注,可以更好地發揮練習八卦掌的健身作用。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